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动态新闻

深圳智慧城市案例—装上AI“眼睛”,电动车治理更智能

时间 : 2024-11-15 10:45:37 来源 : 深圳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字体:

  近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2024年全球智慧城市大会上,深圳从64个国家和地区的429个申报城市中脱颖而出,荣获“城市大奖”。近年来,深圳持续深耕智慧城市建设。龙华区面对电动车保有量持续增加,率先引入人工智能视觉分析管理平台,实现区域内电动车智能化治理。

  联合多主体 打出“组合拳”

  凭借灵活、便捷、低成本的优势,电动自行车逐渐成为深圳市民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给予便利的同时,电动自行车也给城市交通规划、道路建设和城市治理带来重重挑战,涉及摩电车的交通事故频发。在龙华区,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超80万辆。为此,龙华区联合多部门,实现对电动自行车的全链条、全环节、全方位专项治理。面向市场监督管理局业务需求,打造标配合格车辆销售与人、车、池合体登记两大环节,实现车、池扫码入库、扫码销售,将车辆、电池、所有人三方信息集成关联绑定。面向交通警察路面管理需求,实现电动自行车非现场执法和辅助决策管理,加大路面执法力度,督促外卖平台、快递服务企业等重点行业落实安全责任,有效减少交通违法行为。面向应急管理局和社区街道办的管理需求,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管控试点,包括源头治理、宣导教育、出入管理和违规停放研判分析。

  构建事件全流程闭环自动化处理机制

  在龙华电动自行车使用乱象是如何实现精准识别与处理呢?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依托监控资源,利用图像识别、视频与射频识别等技术,龙华区实现了电动自行车从销售、生产、登记、使用、回收多场景的各类事件发现。譬如,大浪街道依托龙华区“数字治理”AI支撑平台,对辖区内62所幼儿园和中小学出入口进行覆盖,通过监控实时抓拍,自动识别未戴头盔人员,对学生家长群体头盔佩戴率进行智能评测。深圳云天励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公共安全行业专家尹义向记者介绍:“针对不佩戴头盔、走机动车道、加装雨棚等违法事件,我们会进行算法智能检测,给到执法部门,辅助开展整治工作。”违法违规事件发现后,通过大模型的自动分拨技术实现自动分拨,并以小程序、短信、5G电话等方式实现劝导、非现场执法等事件处置,最后基于大模型及大数据分析实现事件的评价、整体态势分析及提出有效的改进意见。至此,龙华区实现了构建起事件发现、事件分拨、事件处置到事件评价的全流程闭环应用,电动自行车乱象治理效果显著。不到半年时间,街道内骑行家长头盔佩戴率由原来的60%,提升至90%以上,大大提升骑行家长和骑行学生的安全。尹义表示,接下来还会将电动车治理与视觉多模态大模型进行结合,做到成本更低、场景更丰富、实战效果更好。

  人员、场所联动管理乱象治理更高效

  据了解,基于智能运算能力平台的智能化支撑和高性能算力支撑,自去年7月起,龙华区新部署上线了电动自行车治理算法超15种,算法准确率超85%以上。算法上线以来,累计产生各类事件396万件,日均事件量超2万起。以“一车一档”制为例,龙华区基于视频智能分析,对骑行人员的骑行车牌和骑行人脸进行抓拍,并通过车牌和人脸构建骑行车辆和骑行人员档案。平台上线以来,已实现581499个车牌的聚档及110456个骑行人脸聚档。龙华区政数局应用推进科科员汤蕊聪介绍道:“系统通过智能分析骑行人员和车辆的交通违法数据,按照骑行人、车牌号和企业三个维度进行档案归档,能直观呈现出重点关注高频违法人员和车辆。”据了解,下一步龙华区将通过对骑行人员实现三色码管理,对场所进行五色图管理,从而联合场所对骑行人员的违规行为进行治理,提升全区整体电动自行车治理效率。目前,系统已接入高铁站、地铁站、汽车站、医院等重点场所视频资源超300路,通过联动城管,实现重点场所周围超1000起电动自行车乱停放事件的处理,挖掘非法运营骑行人员超100人。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城市化研究所所长曾真表示:“AI赋能深入到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进一步彰显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范例的活力和魅力。同时,深圳也成为一个展示智慧城市的世界级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