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半月谈|“放管服”改革: 一场刀刃向内的政府自我革命

时间 : 2019-03-05 17:00:33 来源 : 半月谈 【字体:

  李克强总理强调:“‘放管服’改革实质是政府自我革命,要削手中的权、去部门的利、割自己的肉。”聚焦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痛点难点,“放管服”改革在全国各地持续向纵深推进。2019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半月谈记者广泛采访地方施政者、企业家及基层群众,共同探讨:“放管服”改革这一源头活水激活了什么?各地涌现出哪些可圈可点的新亮点新模式?

  百姓新体验,公共服务大提速 

      半月谈“放管服”调研小分队

  “放管服”改革,旨归在“服”。以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打造服务型政府,既要俯身,更要贴心。各地“放管服”改革拿出的真招实策给老百姓带来哪些新实惠,让公共服务有了哪些让人悦目的新色彩?

  借力数字化,让群众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

   “我不用特意回浙江老家开证明了!”今年2月1日,广州市民张先生在海珠区新港派出所领到了自己急需的无犯罪记录证明。回想起前一天在“粤省事”微信小程序上仅仅2分钟的操作,他不禁连连赞叹:“真是方便!”

   “粤省事”微信小程序是广东“数字政府”建设的首个成果,整合了社保、医保、交管、教育、人社、税务、养老等多个领域的民生服务事项,实现民生事务“掌上办”“指尖办”。截至2019年初,“粤省事”实名用户数累计636.6万,累计上线534项服务,业务量累计已达6441万件。

 “让群众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省信息中心主任逯峰介绍,在“粤省事”平台上,用户感受到的是一个不分部门、不分层级的整体型政府。以往个人要与各级政府以及各个业务部门分头打交道才能处理的大小事务,而今通过证照电子化和数据共享等基础性措施进行流程优化再造,由微信小程序统一集纳,同时实现服务个性化、精准化和一站式“指尖办理”。

  信息孤岛、数据烟囱广泛存在,业务系统技术水平低、应用领域窄……直面这些短板,广东省于2017年底提出打造“数字政府”,将之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关键一招。“‘数字政府’不仅是一种可以不断演进的政府形态,而且是一种数据驱动的组织形式、一种社会创新的开源平台。”广东省省长马兴瑞说。

  在最早提出“最多跑一次”的浙江,历经3年发展,这一口号已经进入“点面结合、系统推进”的网络化新阶段。群众感受到的实在便利,正在从与政府直接打交道省心,拓展至看病就医、教育培训、文化旅游、交通出行等公共服务领域“全省心”。

  手机App预约挂号,在线实时查看医疗检查结果,精准测算诊疗时间,大厅专人指导设备使用……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半月谈记者看到,“最多跑一次”改革标签贴在显眼处,来往患者和家属脚步匆匆,但忙中有序。

  “以往到医院看病,要预估一整天时间,现在挂号、诊疗时间都能精准到分。”杭州市民贾鲁鸣到医院看病有了新体验。浙江工商大学2018年10月组织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实现率、满意率分别达到90.6%和96.5%。

  小创新大实惠,让群众少跑腿、少操心

  冬日暖阳洒在江西省安福县金田乡的街道上,明明不是赶集的日子,村头的商店却热闹非凡,村民们有的在填写建房申请书,有的举着身份证询问事项。

  “如今包括申领残疾人证、社保卡信息采集、计生服务证、老年人优待证等在内的10多项政务服务都能在村里办好。”金田乡政府工作人员朱娟娟介绍说,安福县鼓励各乡镇因地制宜设立村级代办点,或在村委会办公楼,或在交通要道商店,或在乡村医疗卫生室,让农村群众能24小时找到办事员。

  目前,安福县已设立近百个村民服务代办点,平均每个乡镇有5个代办点。能不能让山区群众再少跑一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县里与邮政物流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开通政务服务邮递送达全单委托业务。代办员跑得勤,快递员跑得快,在“两员”协助下,安福山区百姓去政府办事由此实现从过去“跑几十公里”到“只跑几公里”甚至“一步不跑”的可喜变化。

  借力邮政快递提升“放管服”改革力度,探索不止于安福一地。2018年7月,家住重庆渝北区的李婆婆为如何处理老伴去世留下的房产犯了难。行动不便,身边又无子女,如何办理公证?她咨询渝北区公证处,惊喜地得知公证书可以用快递方式寄到老人家中。

  截至2018年7月31日,重庆市40家公证机构已经实现邮寄送达“全覆盖”。送达多样化,只是重庆公证创新的一小步。“绿色继承”公证打破传统继承权公证固有操作流程,变老百姓自行提供材料为公证机构主动服务;针对证明材料繁琐问题,探索以“告知+承诺”方式代替证明材料;全市公证机构全部启用“重庆公证云在线申办平台”……一个减证便民的饱满“同心圆”正在绘就。公证,足可为重庆“放管服”改革的效度与力度作证。

  监管体系有效升级

  落实“放管服”,不等于治理“大撒把”,政府服务要贴近基层所需所想,监管也要下沉到位,及时回应新问题,确保“该管尽管”,不失职、不失位。

  如何让“管哪些”“谁来管”“怎么管”不再是无解题?江苏逐步推进把“双随机、一公开”落实到基层具体人员与岗位。以苏州市相城区为例,全区采集、梳理了30个部门158类检查事项、10万余个检查对象、750多名执法人员信息。检查对象通过系统直接抽取,自动生成检查对象名单、检查计划,随机匹配执法人员,检查结果与业务监管部门进行共享。

  由于权力缺失,“看得见、管不着”是基层常见的执法困境。鉴于此,在县级层面,江苏整合组建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在镇级层面,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

  “去年底我们一行夜查企业,3个人同时完成了环保、安监和劳动力的检查,这在以前要分3次进行,既浪费人力资源,企业也不堪其扰。”江阴市徐霞客综合执法局执法人员赵彪说。

  在安徽,界首市提出把乡镇和园区打造为独立战斗单元。据市长何逢阳介绍,界首把重心下移、权力下放、财力下沉作为乡镇和园区治理改革的原则。以乡镇财政体制改革为抓手,设立乡镇二级金库,还乡镇政府一级财权。同时,市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加大对乡镇投入,逐步攻克乡镇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不易清晰划分的“老大难”问题。对于发展形势日新月异的高新区,则进一步放权,促进高新区独立运行。

  2018年4月17日,在浙江省衢州市行政服务中心,市民蒋女士(左)使用支付宝手机客户端“刷脸”,办理业务 

      企业新惊喜,营商驶入快车道

  半月谈“放管服”调研小分队

  “放管服”改革,哪个群体感受最深、最直接?显然是企业。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健康生态,发力“放管服”改革的各地政府,纷纷当起了企业发展快车道的筑路人、护路人。

  审批不见面,平台解人烦

  江苏省江阴市经营奶茶店的个体户吴刚没想到,现在政务服务也有了“网上旗舰店”。前不久不慎丢失了营业执照,他试着登上江苏政务服务网。“打开政务网,很容易就找到了‘营业执照遗失补领’菜单,详细流程图和所需材料目录一目了然。”吴刚说。

  惊喜还在后面。按要求提交了信息的吴刚发现,居然还有“快递送”服务。“过去只是听说过‘不见面审批’,没想到这么方便!”吴刚至今回忆起来还面有喜色。

  2017年,江阴成为江苏省行政审批集成改革唯一的县级试点,选取的发力点就是“不见面审批”。依托江苏省政务服务网平台及配套的手机App、客户端,1019项政务服务事项98.6%以上都可在江阴实现“不见面”或“最多见一面”办理。

  在江苏,以“网上办、集中批、联合审、区域评、代办制、不见面”为主的“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已经细化为“3550”日程表:开办企业3个工作日内完成、不动产权证办理5个工作日内完成、工业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办理50个工作日内完成。

  “切实为企业除烦苛、降成本、减负担,是江苏‘放管服’改革的要义。”江苏省委编办副主任张学才表示,江苏鼓励基层探索创新,在法律法规允许的前提下,只要有利于就业创业、为市场主体减负、改善营商环境,就要力争通过“不见面”方式办理。

  在率先叫响“最多跑一次”的浙江,改革先行者意识到了“放管服”进入深水区可能遭遇的新问题。“办照容易办证难、准入容易准营难、开张容易开业难”,如何打通审批“最后一公里”的“微梗阻”?

  衢州市想到的方案是,把“最多跑一次”搬到“云”上。衢州市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洪寒月告诉半月谈记者,衢州自主开发的政务服务云平台已与烟草、消防、电力、公安等4个国部级系统、27个省级系统、7个市级系统完成对接,实现一台电脑、一个账号受理全部事项,“一窗受理云平台”已经成形。

  办证方式做加法,办证用章做减法

  曾几何时,在济南申请营业执照,个体经营户需要满满当当填完7张表。“光填表最少就得半个多小时。”山东济南市民罗宁向半月谈记者介绍,现在,自己只拿着身份证向工作人员口述信息,不到10分钟就填报完毕,捧回了一张餐饮店营业执照。

  直面企业怨声最高的痛点,山东全面推行办证方式“做加法”。如今,容缺审批在山东已通行无阻。到全省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审批服务代办窗口办事的企业家都明白,全程代办、无偿代办是这里的真规矩。

  济南市市中区市场监管局注册科科长吴忠军回忆,2018年12月,一家与中国工商银行和济南市政府签约的债转股专项基金合伙企业急于落地新项目,准备办理营业执照,但材料一时不齐。市中区启动容缺受理机制,为企业先行核发营业执照,后续材料可以之后陆续补齐。这样,一个出资总额达100.02亿的企业成功落户。

  办证的“快速路”越修越多,与此同时,以前卡脖子的办证用章越减越少。

  江西省南昌县行政审批局一楼大厅内,一个方形透明玻璃箱集中封存着27枚“退休”的印章。它们曾是27个审批科室的“通关文牒”,如今相聚于此,共同见证一场审批流程的彻底再造。以前要办一个月的工程规划许可证,现在江西新力置地投资有限公司南昌区域开发报建经理程施只花了一天。

  审批“关卡”、证明“围城”、公章“旅行”是办事创业者深恶痛绝的问题。2017年4月起,江西分批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从百姓办事创业的第一道关改起。一个个行政审批局登台亮相,“一窗通办、多图联审、联合踏勘”等举措纷纷推出。

  吉安市吉州区副区长管萍说,吉州区行政审批局为了实现“一窗通办”,为前台受理人员举办强化业务培训,最终实现“一人多岗、一岗多能”,原来23个部门170多名审批人员缩减至20人,打破了过去“忙闲不均”的困局。正像吉州区明心潜能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李兰华对半月谈记者介绍的那样,如今,办事“只进一个门,只取一个号,只找一个人”。

  政府“找事”,企业省事

  入驻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襄阳自贸片区的企业,都觉得它们遇上了爱“找事”的政府。政府主动“找事”的典型举措,就是片区税务部门探索的“无申请”退税。“没想到税务部门会来给我们‘送钱’,我只要确认单子上的退税金额,提供银行账号给他们,两天时间退税款就能到账。”时振荣是湖北襄阳市开达模具有限公司的会计,干会计几十年,还是头一次尝到这样的甜头。

  不止如此,构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大数据分析为支撑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已经是襄阳自贸片区近年工作的头等要务。“互联网+”,在这里成了政府职能转变的利器。

  为企业的账本着想,为企业家的时间表着想,湖北省从“多规合一、多评合一、多验合一”想到了更明确的“36证合一”,从“证照分离”“规划同评”想到了更高效的“照后减证”“先建后验”。

  “我们是高新技术企业,时间就是效益。湖北的‘先建后验’帮企业项目进度安上了助推器,才让我们抢到了新市场。”以先进汽车轮毂轴承技术著称的湖北新火炬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叶灿刚说。

  在湖北的邻省安徽,政府也开始养成“找事”的习惯。界首市在全省率先实行注册登记“审核合一”,推进全程电子化登记,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同时探索实施个体工商户简易注销,让个体工商业者感受到来去自由的便利。来到界首的企业主感叹,他们享受到了“保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