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2021(第十六届)中国电子政务论坛暨首届数字政府建设峰会现场发布了《数字政府蓝皮书:中国数字政府建设报告(2021)》(以下简称《蓝皮书》)。
据介绍,《蓝皮书》重点梳理总结数字时代背景下,我国各地区各部门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务服务和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最佳实践,为新阶段提升中国数字政府建设水平提供借鉴和参考。
数字政府建设为疫情防控提供全面支撑
《蓝皮书》认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发,极大地考验了我国数字政府和城市治理能力,同时加速推进了数字政府建设进程。结合数字防疫工作,数字政府展现出巨大潜能,政府数字化治理能力与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均不断提升。
在疫情防控期间,数字政府发挥重要效能。具体来看,相关部门积极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助力疫情趋势研判、人流实时分析、风险人员识别、抗疫物资调配、病毒基因检测等,快速切断传染链条,有效控制疫情扩散,有力支撑复工复产。
如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打通卫生健康委、移民局、民航、铁路等部门数据,为推动全国“一码通行”奠定基础;广东“粤康码”的背后汇聚了多渠道采集的个人健康数据,并且支持快速便捷的采集和查验,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等。
省级“互联网+监管”系统主体功能基本完备
《蓝皮书》指出,2020年各地区“互联网+监管”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建设成效初步显现。
据了解,“互联网+监管”工作是国务院深化“放管服”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各地区积极将推进“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作为促进政府监管规范化、精准化、智能化的重要举措,不少地区将主要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把“互联网+监管”纳入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全面加强工作统筹,积极整合资源要素,切实保障“互联网+监管”工作有力推进。
此外,省级“互联网+监管”系统主体功能基本完备。
调研发现,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已按照统一标准要求建设了省级“互联网+监管”系统,实现了服务界面、事项管理、风险预警、行政执法监管等系统功能,基本完成“互联网+监管”系统主体框架和主体功能的建设,完成了省级“互联网+监管”系统与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初步联通的任务要求。
已形成极具中国特色的一体化政务服务有效推进路径
《蓝皮书》指出,近年来,全国上下全力下好“放管服”改革这步“先手棋”,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坚持统筹推进、推动试点示范、注重顶层设计,与地方创新良性互动,已形成极具中国特色的一体化政务服务有效推进路径。
《蓝皮书》认为,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电子政务和政务服务发展,建立健全了国家电子政务统筹协调机制,形成了全国政务服务工作的“一盘棋”。
此外,以广东、浙江、上海、江苏等地区为典型代表,大胆探索,因地施策,推出“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一网通办”“政府数字化转型”等多项改革举措,在全国越来越多的地区得到全面推广,对深化政务服务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
据介绍,《2020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中推广的全球50个电子政务创新经验中,我国有5个实践案例入选。